本周喜报准时抵达一起看看这周,哪些小粉丝的大作登报展示了呢?
我的大作
摔在地上的糖醋排骨
这学期,我终于说通妈妈,能和同学们一起在学校吃午饭了。上午第四节课一结束,我就跟着大家往食堂跑。端着餐盘和前桌小琪排队时,我们还在聊刚学的数学题。忽然,我瞥见个熟悉的身影——是妈妈。 “竣升!我给你做了好吃的。”她端着饭盒朝我走来。身边立刻有同学小声说:“看,他妈妈还来送饭,真幼稚!” 听到这话,我的脸一下子烧了起来。“不是说好在学校吃嘛!”我冲过去,拽住妈妈的袖子往外拖。她被我拽地踉跄了一下,饭盒“啪”地掉在地上,糖醋排骨撒了一地——那是我最爱吃的,以前生病没胃口,妈妈总做这个给我。我盯着地上的排骨,瞬间愣住了。 “ 我 …… 怕 你吃不惯学校的菜……”妈妈的声音轻得像片落叶,她弯腰捡饭盒,发丝垂下来遮着脸。我不敢再看她,转身跑回了教室。下午的课,我一个字也没听进去,耳边总回响着饭盒落地的声音。
课后,同学递来个写着我名字的纸袋,里面是洗干净的饭盒,还有张便利贴:“盒子里是曲奇,和同学们分着 吃吧。” 瞬间,我鼻子一酸,眼泪掉了下来。后来,妈妈还常做好吃的送到学校,而我会骄傲地分给同学:“尝尝,这是我妈妈做的!”
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双沟中心小学 五(3)中队 史竣升
指导老师 马文潇
点评:文章开头铺垫自然,爆 发冲突时令人揪心,结尾的转折出 人意料——母亲没有责备,却送来 曲奇和分享的善意。从“羞愧”到 “骄傲”的转变,写出了母爱的理 解与宽容,也写出小作者对独立的 渴望,及对妈妈的爱的深刻理解。
山东省语文特级教师 毕英春
我的大作
划 船
挥动船桨
左一划
右一划
就像蜻蜓点水
小船在水面上
飞快地滑行呀
水中一朵白云
挡住了小船的去路
我用力一划
小船和我一起
划上了白云
北京市西城区三义里小学 三(11)中队 张怀熙
我的大作
左权将军与黄崖洞保卫战
今天和大家分享一段关于抗战的故事。 1937年,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,那时候咱们的八路军战士武器 非常短缺,平均每支枪只有5发子弹,很多战士只能拿着大刀和敌人拼命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八路军决定自己造武器。这个艰巨的任务,落在了一位叫左权的将军肩上。他决心要在一年内造出一万支步枪!左权将军是黄埔军校的高才生,还去过苏联留学,是一位能文能武的 将才。他走遍了太行山,最终在山西黎城县选中了一个叫黄崖洞的地方。这里四面都是悬崖,只有一条狭窄的小路能进去,易守难攻,是建兵工厂的理想地点。建厂过程困难重重。工人们没有现代化工具,只能用铁锹、锤子一点点开凿。他们把日军的钢盔、炮弹壳捡回来炼铁,甚至拆掉敌人铺的铁轨来造枪管。就是靠着这样的土办法,到了1941年,这个藏在山洞里的兵工厂每个月能造出400多支步枪和2000多枚炮弹!可惜好景不长,日军发现了这个秘密基地。1941年11月,5000多名日军带着大炮和毒气弹扑向黄崖洞,而咱们八路军只有1000多人防守。但是左权将军早有准备。他在路上埋了大量地雷,还利用假地雷迷惑敌人。战斗打响后,日军果然中了埋伏。第一天就有几百个日本兵被地雷炸得人仰马翻。战斗中涌现出许多感人的故事。兵工厂工人发明了“大拉雷”,一拉绳子就能引爆山上的石头,砸得日军抱头鼠窜。17岁的小战士崔振芳,是部队的司号员。战斗最激烈的时候,他强烈要求去最危险的前线。不会开枪,他就抱着一箱手榴弹,在碉堡里一颗接一颗地砸向敌人,直到最后壮烈牺牲。
还有工人彭清理,被日军抓住后, 敌人当着他的面杀害了他的家人,逼他说出兵工厂的秘密。他宁死不 屈,被推下悬崖,幸好被树枝接住,保住了性命。这场仗整整打了11天,八路军以少胜多,创造了抗战史上的 奇迹。可惜的是,左权将军在1942年的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,年仅37岁。为了纪念他,当地人民把他战斗过的地方改名为“左权县”。同学们,今天的黄崖洞还保留着当年的痕迹。锈迹斑斑的机器、 悬崖边的碉堡、山路上的弹坑,都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历史。这座藏在深山里的兵工厂,为我们展现了抗战时期中国军民的智慧和勇气。 他们用最简单的工具造出武器,用最原始的方法守住阵地,用最坚定的信念保卫国家。这段历史告诉我们:真正的强大,不在于武器有多先进,而在于人心有多坚定;真正的英雄,不仅是战场上的将士,也是每一个默默奉献的普通人。
山西太原国科实验学校 王嘉祎
指导老师 燕波 张飞龙
(注:本文为作者9月18日参加以 “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” 为主题的大中小学开学季共上一堂主 题思政课上的分享稿。)
我的画作
硕果累累

黑龙江省穆棱市明德中心学校 六(1)中队 张晓颍
我的画作
秋收

重庆市沙坪坝区融汇沙坪坝小学 二(7)中队 王语熙
指导老师 周瑞


没有展示的小朋友们别心急,锁定下周同一时间,说不定,下一个就是你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