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汉灿烂,若出其里

2025-04-25 16:03:19人民日报

历史长河奔涌不止,文化血脉传承不息。韩毓海的《世界里的中国》以青少年为受众,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铺展开来,展示了深邃的历史视野和宽阔的世界眼光。翻开这本书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青铜器上的饕餮纹、敦煌壁画里的飞天梦,更是一幅波澜壮阔的“天下图卷”——人在文章里,文在江山中。

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:“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、筛选问题、研究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过程。”这本书最突出的特点便是从问题出发。从“秦何以一统天下”到“共同富裕何以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”,书中的16个问题以叩击的姿态激荡着历史。论及唐宋之变,作者对比中唐“两税法”改革、北宋王安石变法,剖析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渊源;又如审视明代历史,作者通过分析边疆、海疆以及“白银全球化”初次浪潮,解读国家发展与对外交流的关系。这些都展示了作者试图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思考,让人掩卷沉思。

“世界里的中国”,书名本身便是中华文明在开放包容中发展的写照。作者拒绝将中国史简化为“冲击—回应”的被动叙事,而是将其置于多元文明的共振中。在作者笔下,历史不是冰冷的标本,而是燃烧的火种——历史不等于过去,历史活在当下。如他写改革开放“春天的故事”,不止于展示经济社会的腾飞,更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资本主义现代化困境的破解,对现代化道路的开拓。

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,是作者极为关注的命题。合上书卷,耳畔犹回响着他的追问:“今天的世界站在了十字路口,我们该怎样选择?”答案或许已经藏在对张载“为天地立心”、宋明理学“理一分殊”思想的诠释中。不同文明、不同国家的发展道路,体现了全人类共同价值,而全人类共同价值,又演化为多元共生的历史发展方式。“天涯共此时”“千里共婵娟”,这是中华文明跨越时空和地域的永恒魅力;“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”,这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和心灵故乡。

本书与其说是史论,不如说是一封写给世界的“文明家书”。“日月之行,若出其中;星汉灿烂,若出其里。”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,每一次对历史的回望,都是对未来的眺望;每一次对文明的叩问,都是对星河的追寻。

(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)

编辑:耿玥 作者:
版权所有:中少在线